平和英语村 >  村资讯

洪秀平:我心安处是我家

时间:2006-09-18 00:00:00  作者:汪涛 李娜


2005-01-12 珠海特区报 记者 汪涛 李娜/文 钟凡摄影 

    “每个人都从各自的极端、浮躁、冲突、纷争、破裂中走向平和、平实、和睦、融合之路。我相信这应该是未来之路。”这是洪秀平为《平和之路》所作序言中的最后一段话。

    对精神世界进行如此自我感悟,很少能在英语培训学校的内部刊物上看到。当下不少业者的英语培训逻辑通常是:他们精益求精地总结着英语学习技巧,帮助想去美国“淘金”的年轻人,通过 TOEFL 、 GRE 等高分的取得,飞跃大洋彼岸,成就最完美的人生规划。因为那里是梦想的天堂!

    十几年前,洪秀平好不容易到了那里,却发现对“天堂”的梦想逐个破灭。于是,五年后,带着留学的最大收获——南美洲邂逅的妻子和出生不久的儿子,选择回到故土。又是又一番在颠沛流离中的挣扎,他才靠着创办平和语言培训学校,终于让自己的生活安定下来。

    今年,他把平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小故事集结成那本书。主人公是因平和而相逢的一群人:形形色色的外国老师、学员、家人还有他,文字简单但故事不失温馨,有些《读者文摘》的味道,始终强调道德精神对生活改变的力量,而非英语成就的物质收益。印象较深的是,他很有勇气地将一路走来精神世界所历经的彷徨、迷离与探求,做了自我剖析。

    他认为现在要做的是有关“传承”的事儿,对于中国文化与传统精神的继承。很多人的生活在走极端,而他想采用平和、平实与朴素的生活方式,走入中庸的一种成熟状态。

    他觉得出国也有些像围城,没出去的人拼命想进去,进去的想逃离。他进去了,发现了自己所认为的真相,然后出来了,积极寻找着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与文化领地。

    这个过程也可以叫做“反省”。

精神乞儿

    是在 1988 年到了美国之后,他才恍然发现自己是个 “ 精神乞儿 ” 。

    他毫不讳言,他当初去美国就是为了混出个“模样”,将来“衣锦还乡”。为了这个“圣地”,从 1978 年开始,他花费了 10 年时间,利用一切机会学习英语,终于靠着极高的英语考试分数,拿到普渡大学的全额助教奖学金。 “ 义无返顾 ” ,这是他自己用来形容当时出国时的心情。最初对在美国的生活充满信心与憧憬,因为在国内做导游时认识了一些美国朋友,来了后还有照应,再加上语言上没大问题,又有奖学金,还担心什么呢?

    “我和美国只有过短暂的蜜月期”,他这样总结。

    仅仅是两、三个月之后,他感觉到繁荣、自由的一切美国生活,似乎与自己没有关系。再心疼钱,也住进了昂贵的学生公寓,指望能与美国人打成一片,却发现自己格格不入他们的生活圈子。 “ 最简单一句话,我的胃还是中国人的胃,还是喜欢烧饼、油条 ” ,他说。最关键的是身边一位美国朋友对他的欺骗,让他深受打击。

    他为那位富裕的美国朋友白打了 3 个月的工,因为工钱被后者赖掉了。他当然觉得愤愤不平,同时也因见识到那位朋友如何撒谎欺骗多位女友,虽富有但虚伪的生活,转而对那个社会很有些失望。

    他就那样一直郁闷着,但从不承认那是自己的失败。只是有一次,他在学校参加了另一位美国人 贝靖宇 女士的幻灯片讲座。她跑到中国的乡村、民间小巷,拍摄了很多反映中国最单纯民生状态的照片,讲述她在中国的见闻。他才感悟到自己是个中国人。

    他说,到美国后,开始时很刻意地逃避中国人的圈子,没发现自己其实精神上是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,一个乞儿。当看到农村人那么朴实的笑容时,才知道“开心、豁达、快乐”是自己所属文化中多重要的一部分,可最初真的认为那是一种落后。做为中国人的自信与热情也给丢弃了。于是开始在想,幸福与精神有关,而与物质没多大关系。我被美国的繁荣一下子所吸引住,但平淡下来后对它也就感觉无所谓了。

    在心境做出了巨大改变之后,他以中国人的身份和立场,结交了很多朋友,包括第一个美国女朋友。他既无钱又无稳定工作又无高大身材,却吸引了外国女孩子,他对周遭单身华人男士传授说:真正打动人的,也要靠内在的东西。

    回 归

    不知道是不是继续靠着内在的东西,洪秀平说这一生做的最明智的决定,就是娶了他的南美洲太太。相见三天,即定终身。在最初回国熬过的苦日子一直到现在,她一直带着孩子,守着他。

    1993 年,洪秀平选择回国。他说,当时身边人都不是很理解,又没有赚美金,又没拿到绿卡,就只带个外国老婆和孩子回来了?

    而回国也不意味着未来的生活就此一帆风顺。一直到 1998 年,他都没有找到一份适合自己长期干的工作,而在其间,又多添个了女儿,收入没增加,家庭人口倒增长了。从海南琼海,到广州,直至最后落户珠海,始终是为了生计奔波,有些许无奈。最大的转机来自于 1998 年,他在珠海儿童活动中心创办了 “ 平和大世界 ” 英语俱乐部,靠着一群中外朋友的帮助,以 “ 全浸泡式 ” 英语教学为核心,再逐渐扩展成培训学校,撑到现在,竟然还算成了事!六年时间后,平和成为门户网站推荐的中国十大英语培训机构之一。

    他不再为生计而发愁,成为一些人眼中的“成功人士”。他对此的理解是:成不成功不在于物质资产,而在于生活模式和心态。也许一个判断标准是拥有很好的生活质量,这在于干着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,住在安定惬意的环境中。大家常把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混在一起,可高的生活水平并不代表着高的生活质量。成功也不代表着幸福。生活多幸福,看看自己生活里有多少用钱买不来的东西,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现在他没有私家车,一家老小挤在老房子里,学校用一辆“长安之星”面包车,接待刚从奔驰车上下来的访客。他认为这不是做秀,只是在遵循中国的传统生活规范——节俭。奢侈的生活很多时候是在追求虚荣,而节俭给予生活的自由。他并不是排斥物质财富,只是希望在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、精神与物质间寻找到平衡。他把这叫做“回归”。

    “生活就像双鞋子,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。可事实是:很多人努力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,花很多钱买一些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,送给自己心里并不喜欢的人。”他努力想挣脱这种生活,“超度”精神世界。

    比如,他的教育思想,在于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——好人的习惯也应该都是好的。他信奉“做人第一,做事第二”,要想改变别人,先改变自己,相信言传身教的力量。对于个人家庭生活,他的概括是:九三年才领悟到自己是父母的儿子,要尽孝道;去年才感受到自己是别人的丈夫,妻子这么多年跟着自己吃苦,有多不容易;今年才意识到自己是两个孩子的父亲,可过去自己都还像个小孩子。所以,“治国平天下”谈不上,要先“修身齐家”。

    还是一位美国朋友告诉了他辛弃疾的这句词, ” 我心安处是我家 ” 。他说自己在生活中一直想寻找的,就是那样的心境。


本文链接:https://m.pinghe.com/AboutGLV/GLVState/2010-08-12/511.html

英语"666" 生活职场胜一筹

立即领取金秋充电奖学金

*己有326人领取优惠

免费咨询
拨打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