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语"666" 生活职场胜一筹
立即领取金秋充电奖学金
*己有326人领取优惠
时间:2021-04-14 18:33:01 作者:房烨章 Simon
12岁就到美国的他,人生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。在美国经历了“911事件”,感悟出人生的最高境界。他逻辑思维缜密,博览群书,学贯中西。来到平和后,他专注于教育研究,让学生达到生命中最好的状态。“精益求精”是他做事做人的态度。他就是房烨章,英文名叫Simon。
我的成长轨迹可分为三个部分:珠海,美国,平和。
在珠海长大,12岁是人生的转折点
我叫房烨章,英文名是Simon,珠海本地人,在珠海长大,12岁之前都是在珠海度过。我的童年跟大多数孩子一样,有欢声笑语,有父母呵护,我的父母亲都是医生,对我实行“高端版放养式”教育。可他们希望我能当第一,我也未让他们失望过,从小到大很乖巧。
我记不清童年发生的事情,有些模糊,或许短暂,却又美丽。如果要讲故事,就从我12岁后的故事说起吧。12岁是我人生的转折点,我在珠海香华实验学校读完小学,就要到美国开启我的初中生涯。正是因为我的父亲,他一直想给我最好的教育,在我即将读初中的时候,他了解到关于国际交换生的信息,希望我可以去美国追求更好的学习环境,我就随着父亲的意愿去争取这个名额。
不知美国在哪,但内心却很兴奋
这段求学经历,我的记忆较为深刻。记得申请这个国际交换生项目期限是一年时间,去美国读一年的初中就要回来,可是这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简单,还需要通过四门“关卡”。当时的第一关是语言,那时候还没有TOEFL Junior一说,只是领事馆出的题目,测试了之后发现我的英语水平还是不错的。第二关是美国的人文知识,会给你一个小册子,那个时候天天早上起来拿着小册子背。第三关是面试,考验个人的谈吐能力,面试官会问一些接地气的问题,看你有没有一种使命感要去宣扬。前两关是硬功夫,英文不好可能第一关都过不了,更别说去美国读书了,人也会难以生存。最后就是签证了,整个过程比较顺利。不得不说,英语是出国必备的工具,就这样依靠着夯实的英语基础一步一步顺利地通过每一个考验,正式开启我的美国生活。
对于当时12岁的我来说,对美国完全没概念,只想知道美国有什么好玩、新鲜的东西。对美国的地理位置很陌生,甚至也不知去美国要花费多长时间。在去往美国的飞机上,隔着玻璃窗,看到了昼夜交替,我感觉整个人昏天暗地,坐飞机不太舒服,到现在还有这个毛病,不太喜欢坐飞机。记得当时飞机在太平洋上空的时候,有人抱怨着怎么还没到,于是心中就开始慌张,但丝毫也没有浇灭我的兴奋。最后经历了16个小时才到达美国。
成为美国公民,在美国度过青少年时代
1998年,我到了美国之后,感受到了美国人的热情。当时我住在寄宿家庭,和一对没有小孩的白人夫妇居住。他们很喜欢我,跟我非常投缘,于是就决定收养我。本想着一年后就可以结束我的美国游学,但从相处中发现这对白人夫妇对我很好,当他们提出这个想法之后,我的母亲就马上打电话给我说,多几个人疼我也没什么不好的,所以我也就认了这对白人夫妇为我的美国父母。
可能在12岁孩子的眼里都是好玩的,感觉美国的一切都是新的。美国父母带着我去逛超市,不禁欢呼起来,哇,好大一个,好幸福!可能现在的小孩看超市没有多大的感觉,但我那个年纪能想到的东西都有,更别说数码产品了。北上广深的城市会比较发达,我在珠海长大,但看得比较少,那时候父亲想买一个MP3还要到香港去,可是美国已经很普遍了。我中国父母打电话问我感受的时候,当时我就讲了一句,美国什么都有。我也谈不上想家,满脑子都是新鲜的事物。
当时只想着去学习一年就回国,也没想到在美国那么久。我的美国父母在我18岁以前收养了我,我获得美国公民的身份就可以继续留在美国上学,所以不只读了一年的初中,我还在美国读了完整的初中、高中和大学,以至于我在美国生活了将近十年时间,整个青少年时代都在美国度过。
不适美国饮食,带来生活上的冲击
初到美国,我就感受到中国与美国的饮食文化存在差异,美国人喜欢吃冷早餐,从冰箱里拿出牛奶加草莓、香蕉等,还添加麦片,所有混起来一起吃。美国父母把我照料得很周到,我的美国妈妈会煮热早餐给我吃,比如蛋卷,洋葱切块,甜椒切碎,和蘑菇混起来炒。美国人更注重新鲜,比如美国的香肠,生肉先放水里煮熟,然后再煎,保鲜期是三天,不像中国的香肠加了防腐剂。因加州盛产橙子,每天还会喝一杯橙汁,我早餐一般都会吃这些。
早餐全都是我的美国妈妈准备,这种滋润的生活直到我上大学,我离开家后就会吃冷早餐,即使这样吃了几年,我还是不适应美国的冷早餐,那时候非常怀念广东的炒河粉、艇仔粥等。连中午都是吃沙拉,我有些不适应冷的食物,这对于我来说就是生活上最大的冲击,但这种冲击感没有维持很久。
英语越来越好,渐渐克服怯场心理
与一些美国朋友相处,如果你英文好的话,整个过程会比较顺畅。美国的初高中是连着上的,人相对比较齐全,那我就与他们在同一个圈子里。但我也会看到我所在的圈子就会排挤部分中国人,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难免会有些躁动,那时候中国学生进来读高中,就存在这个现象,你不是我这个圈子的,我就不跟你玩,有点排挤你。但是到了大学就很好了,就没什么事了。所以高中进来读的学生就很难打入这个社交圈,我一直很佩服高中才来美国读书的学生。我也就明白了英文不好的人出国会有些惨,一交不到朋友,讲得磕磕巴巴,那就跟中国人混吧;二所有课都是全英文教学,也要跟上学习进度。
我那时候觉得我的英语不错,可以交到一些美国朋友,顿时,我又感觉自己与别人有落差,主要是在英语写作上有所缺陷,口语层面没有太大的问题,我和美国父母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很顺畅。但在多人面前做展示会非常紧张,有些怯场,这也许是我人生当中屈指可数的紧张。然而,这些紧张随着我的经历渐渐消退了。
我在“Westmont High School”上了四年的高中,根据美国加州的教育法规定,满18周岁才能读大学,否则不能提前上大学。我在高中阶段上了大学阶段的课程,也就是AP课,美国高中的AP课程等于是大学预课。我入选了尖子班,并且上了七门AP课,我的GPA绩点很高,超过满分。也许我被美国同学打上了“学霸”的标签,但我的脑子也并不全是学习,我经常参加学校里的活动,如学生会、辩论队和戏剧社,极大地锻炼了我的英语听说能力和我的胆量,由原来在多人面前讲话紧张的小伙子,变成一个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辩手,敢于在众人面前表演话剧。直到现在成为一名教师后,我也鼓励我的学生多辩论,多去用英文表演。
一次恐怖袭击,坦荡面对生死
在美国待了几年时间,唯一让父母感到惶恐的是,可能会让我再也回不来中国的“911事件”。2001年9月11日,那是一个平静安宁的早上,也没有什么预兆。我依稀记得我正上着数学课,突然听到“砰砰砰”的敲门声,校长进来就说快打开电视。美国一般会这样,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就得看电视,在电视上通报事情概况。
那时候就赶紧打开电视,闪现出纽约的双子塔其中的一座倒塌的画面,我整个人都愣住了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,还天真以为这建筑是豆腐渣工程,电视里的主持人却很激动,一直听到电视上播报:The airplane is hijacked(劫持)by AL-Qaeda(基地组织),但是我什么都不知道。我心里想着美国进入了战乱时期了,那我们就要逃命了,要躲去哪里呢,有一点点感觉到生命的渺小。直到大概半小时后,飞机撞击了第二座大楼倒了,班上的女同学就哭了,谁的心情都涌现慌乱,这个时候我就真正开始害怕了,我才知道这是一次恐怖袭击事件。
我们集中统一在操场,学校赶紧安排校车送我们回家去。可以看到部分道路已经开始戒严,警察开始封锁路面,当时有消息称下一个目标可能要来加州、硅谷和洛杉矶,选择这些目标地点,主要是美国的加州撑起了美国三分之一的GDP,硅谷是重大的科技基地,而洛杉矶的人口密度大,如果真的要来,那对生命和政治经济会造成惨重的后果。我每次回想到当时那个情景,就会起鸡皮疙瘩,身处于紧急危险的环境之中时刻面临死亡,造成了心理上的阴影。
当时我中国父亲跟我通了电话,而我母亲就在旁边哭了,父亲淡定地跟我讲,人终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他希望我要坦荡荡的,不要向恶势力低头。这也是父母亲唯一对我的嘱咐。我觉得这是我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课,生与死之间,你的抉择是什么,是怂样还是好汉。
基地组织会采用极端手段,或许一个炸弹就会夺走一条生命,而远在中国的父母也没有办法,父亲电话里的一句话让我这辈子都铭记于心,“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,无论怎么样你永远活在我们心里。”听了这句话,我强忍泪水,坦然面对这一切。说到这里,我的内心还是很激动。如父亲所说的,我永远活在他们的心中,就像美国为双子塔的死难者建了纪念碑,名字永远留在那个地方。很幸运,我没有在这次恐怖袭击事件中受到伤害,却让我体味出人生最高境界,坦然面对死亡,努力活出自己最好的样子。
被五个名校同时录取,最终选择伯克利分校
重视人生的每一个选择,在选择我的大学院校时也都做了基本了解。我报考了哥伦比亚大学、芝加哥大学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,还有斯坦福大学,我被这五所学校都录取了,我所意向的院校都能如我所愿,但唯一只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给予我全额奖学金,这种荣誉给我带了很大的成就感,因此我最后选择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。我读了双学位,第一个专业是法学,第二个专业是经济学。
我对国内的大学并不是很了解,略有耳闻,知道学校比较墨守成规,以“背”为主。国外的名校比较活跃,更注重于讨论研究。我与其他人不一样,我认为名校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,有很多权威的教授,你要借助这个平台吸收集萃、讨论自己的观点,进行学术思维碰撞。而不是带着上名校的心,去过平淡的日子。这个名校平台改造了我的思维格局,跟同龄人不是站在同一个频道。看同一种东西要从几个角度是去思考,培养发散性思维。普通人就会以单维度去看问题,不喜欢一个东西,为什么不喜欢呢,要更深层次看待事物。
学生会少不了我的踪影、参加了校刊写专栏、在加州高等法院实习半年、在加州最高法院实习半年、去非洲支教……这些都充斥着我的大学生活。我也曾给大一的学生上古中国法律文化课,把古代中国的法律精髓提炼出来,还有中国哲学思想。比如美国提出的言论自由,在启蒙运动时,法国的思想家伏尔泰主张自由,我就会跟大一的学生深入讲解中国古代的思想,中国与国外的一些法律知识。我比较喜欢读中国的哲学书和中国传统文化,也会为大一的学生谈我的看法。为他人分享我所知道的知识,此刻,心里就有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成就感。正是这种成就感,我对于“教书”的理解更深了一层。
专注学术研究,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助理研究员
我忙于研究,几乎隔两年才会回国,我的家人都比较理解我。我当过助理研究员,跟着我的老师奥利姆·E·威廉森做经济学研究,他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,也是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。他会给我列出一些书单,我主要负责将所有的书籍看完,简要写出五百字的文章,重点说明作者的派系、所发表的言论、大观点如何引申出小观点、论证的方法、参考文献、个人的看法等等,要求我的语言使用到位,五百字的文章将所有的东西阐述清楚。不仅仅是写这些,最后还要跟我的老师讨论我的观点,让他接受我对书中的看法,如果缺乏严谨的论据,就要重新再找资料。这段经历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,并深深意识到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性,更重要的是对学术秉持严谨的态度,甚至是做人也要严于律己。
2008年,我以荣誉学士毕业,我进入了联邦司法部做刑事侦查方面的工作。
回国发展,便结缘于平和
一直待在美国不是我的计划,于是我选择回国发展。回到我出生的地方,一个离开了整整十年的珠海。
2010年,因平和英语村的知名度,我选择来到平和教英文。主要有两个方面吸引着我,一个是“English only”环境,让我觉得平和是很神奇的地方,这不是跟国外的纯英语环境差不多吗,记得当时参观平和的校园,到处都是英文,自己很兴奋,好像回到美国一样。另外吸引我的是洪校长Ping,他在2005年创办的平和书院,是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,来到平和我可以教英文,也可以学习我喜欢的中国思想文化。
真正进入平和后,正如平和的logo,我感觉到家般的温暖。“You can see this as a house,but I see it as a family”。
我喜欢做数据分析,喜欢思考,喜欢做讨论,做研究,性格内向,骨子里是闷闷的一个人。不知不觉来到平和将近十年时间,这十年我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,曾经在多人面前做展示怯场的学生,变成能在学生面前侃侃而谈的教师。平和打开了我的性格,变得外向,在众多学生面前能放开自己,还能在大小场合上分享我的经历。
教书匠精神,让学生达到生命的最好状态
教育的本质是,一个具备教育资格的教育者,用他储备的知识、积累的经验、应该具备的胸怀和格局,以及对生命的认知和理解作为基础,并用恰当的手段,让他的受众,也就是学生达到生命的最好状态。这里恰当的手段就包括了播种、唤醒和点燃。
我的教学方式中,我会更多鼓励学生多说,学生说英语的时间要比老师长,知识深入浅出,让学生最能接受的方法是传递知识给他,我自己也研究过教学方法,但很提倡平和的情景式教学。我的硕士是研究词汇测评,我不让学生背单词,但要多用多说,词汇要搭配起来使用。一句话,学生把固定搭配说出来,把英语用起来。
我获得英国剑桥大学英语语言硕士,做“词项搭配”的英语研究,英语的固定搭配会形成规律。如果能够把这个规律研究出来,通过大数据分析,并结合机器进行深度探讨,让机器捕捉我们人类的语言,最终就会研究出自动化测评,帮助更多学生解决英语难题,帮助中国学生告别哑巴英语,从而达到人生状态改变。
有很多人都会问到我的梦想。那我在这里写下,我的梦想就是能搞出一个科学+英语的Ai机器人当我的助教,取个名字叫“小Simon”。这个机器人可以识别人类的语言。与我的学生陪练,练习英语发音、语法、词汇交给机器人就好了。到那时平和到处都是机器人走来走去,每天跟机器人打招呼。当然还需要老师点燃学生,启发学生,告诉学生方法。
独特教学,学生喜欢被我“虐”
我自己的美国求学经历告诉我,英语是学不好的。所以我经常会跟学生说,千万不要跟我学英语,学不好的。但可以跟我练英文用英文,告诉你写错、说错的地方,并且告诉你怎么说才是对的,我还可以帮你总结怎么样说才是好的。如果学生跟我学语法,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好,学不到我这种程度,但练英文可以达到我这个水平。
我还会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,说出一堆英语哪里用得不好的地方。可我的学生并不讨厌我,反而很享受被我虐。很多学生就会真正意识到自己英语薄弱的地方,就会说:“老师,原来我的英语这么差啊!”我就会引导他们好好学英语,所谓知耻而后勇,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开口说英语,好好学下去。
English is fun!英文很好玩,以后也会带来很好玩的事情,用不好就被英文虐,用得好你就虐它。
入职平和十年,写下想说的一些话
平和办学已经有21年,我入职平和十年,我也见证到平和的成长,教学改革对学生的帮助很大。
主要有四个方面:第一,情景式记忆,通过场景就会回想起学过的东西,便于记忆,这种情景触碰下就会打下牢固基础;第二,趣味性提高,老师所上的课程内容都是经过研究,不是打开书就照本宣科,而是加入一些好玩的元素,想点餐就真的出去用英语点餐,想吵架就真的用英语吵架,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;第三,语言学习科学化,语言有学习的规律,先精听再模仿,我可以用几个词形容,“装模作样、一模一样、像模像样”,模仿练习,能够达到地道表达,最后再用出来,这是科学性存在的;第四,时间精准利用,学练用是平和学习的大逻辑。早上老师对学生展示给出的点评,分析语法词汇知识,下午不断练习说英语,晚上为了第二天的对话展示做准备,不断跟搭档练习,这样就会让时间更加精准使用。这是我看到平和改革后的变化。
我想对平和说,要坚持纯英文教学,要坚持把英语用起来的方向做下去,培养学生的成就感,教师要建立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关切,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体验度。老师作为课程的执行者,老师也要更强,这样学生的体验度才会跟上,环环相扣。我相信,平和在我初次入职的特别之处将会永远特别下去。
平和,一个值得把生命投放进去的地方
成为平和的“教书匠”,我对教学越来越感兴趣,平和给我带来了很多,现在我是平和的教学校长,我不仅要给学生教学,还负责教师培训、教程管理、课程研究开发等,也成为平和老师们口中的“大师兄”,那我的使命就是,把平和的老师打造得更强,培养更优秀的学生。正如工匠,精益求精。
在平和教了十年书,有很多与学生的小故事,数不清道不尽,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,我会经常收到学生带着感谢感恩的节日问候。这些问候我觉得跟其他人的问候不一样,不是简单的节日快乐,还加了一句“老师我很感谢,你的出现让我的生命轨迹发生了变化”。每当看到学生发来的信息,我觉得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收获,印象特别深刻。这是作为老师最大的成就感,看到学每一个生的成长,自己打心底也为他们高兴。
一个教书匠从珠海到美国再到平和的经历,一路收获成长。我愿意把我今后的生命都投放在平和。
*己有326人领取优惠